一、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生態文明建設有關工作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生態文明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進展和成效,并就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進展成效和目標實現、節能和提高能效、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進展成效、生態補償資金投入、《生態保護補償條例》立法進展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其中提出:1.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效明顯。十年來,我們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退出過剩鋼鐵產能1.5億噸以上、取締地條鋼1.4億噸;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2022年前8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397和386萬輛,保有量達到1099萬輛,約占全球一半左右。2. 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十年來,我們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建立并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管理,引導重點行業企業節能改造,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積極推進水資源節約、污水資源化利用和海水淡化,推動我國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推進建筑、交通等領域低碳轉型。積極發展綠色建筑,推進既有建筑綠色低碳改造,2021年全國城鎮新建綠色建筑面積達到20多億平方米。加大力度推廣節能低碳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
鏈接:【生態文明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布會介紹生態文明建設有關工作情況
二、國家發改委:持續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三個方面:一是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規劃政策體系。我國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出臺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形成了完善的科技、產業、財稅等支持政策體系,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壯大提供了堅實保障。二是有比較完備的產業支撐體系。我國擁有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設備、基礎材料等全產業配套能力,在產業規模、協作效率、配套成本等方面形成一定優勢,為企業開展技術研發、產品研制提供了有效支撐。三、是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當前我國汽車市場呈現消費升級態勢,年輕消費群體對新技術、新產品接受程度高,新能源汽車市場仍有較大增長潛力。 三、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關于開展《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備目錄》推薦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推薦的工藝技術設備主要面向工業固廢減量化、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再制造等四個領域。其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領域主要是指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舊輪胎、廢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廢玻璃、廢舊光伏組件、廢舊風電葉片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工藝技術設備。再制造領域主要是指對廢舊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設備、汽車、辦公設備等機電設備及其關鍵零部件再制造加工過程中的先進技術工藝設備。 鏈接:【技術征集】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關于開展《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備目錄》推薦工作的通知 四、工信部: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水平支持相關產業發展 一、推動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要求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對電池進行規范編碼,汽車生產企業建設回收服務網點、通過多種方式開展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對退役動力電池拆卸處理進行規范化管理,梯次和再生利用企業在保證安全前提下,對退役動力電池開展多層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鼓勵研究探索動力電池殘值交易等市場化模式,促進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二、持續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培育壯大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業,對規范條件公告企業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機制??偨Y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加大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有關政策、好經驗好做法的宣傳推廣力度,整體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水平。 鏈接:【行業關注】工信部: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水平支持相關產業發展 五、工信部發布會:推動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會上提出重點推動以下工作:一是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加大監管約束力,強化電池流向管理,壓實各方主體責任。二是加大退役電池柔性拆解、高效再生利用等關鍵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力度,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加快出臺一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抓好標準宣貫落實,強化標準引領支撐。三是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總結,遴選推廣一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成熟經驗和典型項目,鼓勵商業模式創新,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對接,引導各方高質量推進回收體系建設。四是持續實施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管理,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機制,培育壯大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業,推動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 截至8月底,190余家汽車生產、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等企業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26個地市級行政區設立了10235個回收服務網點,同時,培育了45家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業,探索形成“梯次電池以租代售”“廢料換原材料”等一批新型商業模式,回收利用體系正在逐步完善。 六、工信部公布第九批再制造產品目錄 《公告》明確:經現場審核、專家評審、公示等程序,33家企業5大類2325個型號(系列)產品入選《再制造產品目錄(第九批)》,現予以公告。 七、浙江省商務廳等十六部門關于進一步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的通知 《通知》中提出:(一)加快老舊車輛淘汰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地市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活動。研究制定新一輪老舊營運柴油貨車淘汰補助政策,引導鼓勵地市提前淘汰國四及以下老舊營運柴油貨車。(二)完善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依據機動車保有量,編制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產能發展規劃。對《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施行前已取得資質的企業,如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法按期重新完成資質認定的,可延期到2023年3月1日。(三)加大報廢機動車回收企業建設用地支持。做好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在用地方面的政策指導和服務保障,支持符合條件的建設項目申報省重大產業項目,按規定給予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對已批在建項目按規定要求使用土地。 鏈接:【促進消費】浙江省商務廳等十六部門關于進一步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的通知 八、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2022上海市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報告》 《2022上海市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報告》于日前正式發布。其中,再制造產業發展規模創歷史新高。全市實現再制造產值約45億元,同比增長7%,當年再制造航空發動機133臺、再制造汽車發動機1.2萬臺、變速箱2.6萬個、小型工程設備10萬余個、大型工程機械零部件1.2萬余個、再制造服務器及存儲設備2萬余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保持規?;l展。全市回收利用廢鋼鐵442.27萬噸、有色金屬47.22萬噸、廢玻璃106.31萬、廢塑料62.68萬噸、餐廚廢棄油脂83985噸、動植物油62100噸。生活垃圾資源化率達到37.8%。 鏈接:【循環經濟】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2022上海市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報告》 九、安徽省亳州市報廢機動車行業產能發展預警 2021年,亳州市機動車保有量85萬輛左右,其中汽車76.6萬輛左右。按照國家推薦性標準,地區年總拆解產能按當地機動車保有量的4%左右理論計算,全市年總拆解產能應為3.4萬輛,其中報廢汽車3.064萬輛。亳州市目前在營有資質企業1家,是亳州市報廢車輛回收有限責任公司,年拆解能力約1萬輛。另有正在申請資質認定的企業2家,分別位于蒙城縣和利辛縣,拆解能力3萬輛左右。預計,建成后全市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年拆解能力將超過4萬輛。 十、河北省滄州市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發展現狀 滄州市機動車保有量約212萬輛,按照河北省商務廳《關于明確〈河北省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資質認定辦法〉認定工作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第五條:“本市年機動車保有量×4%推算”,滄州市應有年總拆解產能約8.48萬輛。滄州市目前取得拆解資質企業8家(其中一家已停業),分別坐落于滄縣、渤海新區、青縣、任丘市、孟村縣、鹽山縣六個縣(市、區),年拆解能力合計19萬輛。 鏈接:【產能預警】河北省滄州市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發展現狀 十一、河北省保定市2022年度促進汽車消費活動的公告 《公告》中條件:保定市促進汽車消費活動期限為2022年9月16日至2022年10月31日,汽車消費補貼資金以汽車消費券和線下補貼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補貼,先搶先得,資金用完活動結束。 補貼標準:以新車成交價格計算,每購1輛10萬元以下的新車,補貼1000元;每購1輛10(含)-20萬元的新車,補貼3000元;每購1輛20(含)萬元以上的新車,補貼5000元。汽車以舊換新,在新車補貼標準基礎上分別增加500元。 鏈接:【促進消費】河北省保定市2022年度促進汽車消費活動的公告 十二、【CELVE動態】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報廢車分會到訪廣東省物資流通協會 9月19日下午,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報廢車分會CELVE秘書長張瑩以及南方部主任許青到訪廣東省物資流通協會,與會長彭欣婷、秘書長夏莉等就當前的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進行了座談交流。張瑩秘書長對廣東省在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資質認定與換發工作中的嚴謹、認真、務實表示充分的認可,并且在行業的組織與自律上也是走在全國前列,對廣東省企業積極按國家要求與行業標準進行升級改造,表示贊同與肯定。 鏈接:【CELVE動態】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報廢車分會到訪廣東省物資流通協會 十三、【CELVE調研】佛山南海瑞泰:企業升級改造正當時 呼吁行業公平透明化發展 2022年9月17日上午,中再生協會報廢車分會(CELVE)秘書長張瑩一行到訪佛山市南海瑞泰機動車報廢有限公司,并與佛山南海瑞泰總經理劉志堅、副總經理仇立房和人事行政部主管董立虹座談交流。 南海瑞泰今年截至到8月收車9000多輛,公司升級改造一直嚴格按國家標準進行,遵循合理布局、規范操作、堅持實干、不弄虛作假。近幾年來,公司在提升環保、安全生產上不懈努力,南海瑞泰提前產業布局,從原先的4000輛/年的回收規模已經提升到10000輛/年,呈現2倍以上的增長。 張瑩秘書長首先參觀了廠場的收車與拆解車間,肯定了南海瑞泰所做的升級工作,認為廠房布局合理、拆解過程安全環保,產物分類清晰,場地員工積極性高,生產有活力。目前普遍的資質企業在升級中可能處于迷茫期,存在土地使用、環保投入等壓力問題,而聽完劉志堅總經理的全面介紹后,南海瑞泰克服了多重困難,不斷優化服務,做通市場,提高產值,深耕報廢車回收行業多年,值得業內同行學習。 鏈接:【CELVE調研】佛山南海瑞泰:企業升級改造正當時 呼吁行業公平透明化發展 來源:報廢車回收拆解與再利用協會